外墻保溫涂料發展空間巨大
外墻保溫擁有大市場前景,雖然許多涂料企業抓住這一發展良機,成功跨入外墻保溫行業,但在外墻保溫發展十多年的時間里,整個建筑外墻保溫行 業一直處于小打小鬧的狀態,企業各自為政,很少進行技術市場方面的交流溝通。因此,到目前為止,行業還沒有一家全國性和專業性的知名外墻保溫涂料品牌。
在國家相關規定正式出臺之前,外墻保溫涂料一直未得到重視,直至今日,在一些城市仍然使用比較落后的外墻保溫材料和工藝,據了解,國內市 場,一些大城市,城市的外墻外保溫工作做得相對好一些,例如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基本限制較落后的材料和工藝的上市使用;但許多二級城市或其他 小城市建筑外墻保溫市場秩序較亂,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藝顯然比較落后。然而外墻保溫材料市場需求仍然巨大,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外墻保溫行業相關政策的 進一步完善,外墻保溫材料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和規范,作為理想材料,外墻保溫涂料的市場空間更為廣闊。
2.綜合分析國內建筑節能墻體保溫市場發展
我國建筑節能墻體保溫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主推的有珍珠巖、復合硅酸鹽、海泡石和與有機硅復合的外墻保溫砂漿等產品,在北 方地區開展墻體保溫節能的前期,這些產品占有較大的市場。1996年,為加快建筑節能發展,我國頒布了二步節能50%的標準。隨著節能標準的提高,上述 產品的性能指標已經難以達到標準要求。重要的是,上述產品的從業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生產設備過于簡陋,生產過程控制要求不嚴格,在施工過程中難以控制質 量,致使工程出現的問題較多。至2000年前后,上述產品逐漸退出北方地區的建筑節能市場。近年來,隨著外墻外保溫系統技術和產品的迅速發展,我國墻體保 溫節能技術令早于我國開展建筑節能工作幾十年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刮目相看。
一、我國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市場的現狀
歷經多年的發展,我國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市場已發展成為種類繁多、技術構造多樣、產品需求量巨大的 一個產業。市場上推廣應用的系統有發泡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機械固定發泡聚苯板鋼絲網架板外墻外保溫系統、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 統、發泡聚苯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系統、擠塑聚苯板(XPS板)外墻外保溫系統、膠粉聚苯顆粒復合型外墻外保溫系統、聚氨酯(現澆、噴涂和板類)外墻外 保溫系統、膨脹玻化微珠外墻外保溫系統、墻體自保溫系統以及復合保溫系統和保溫裝飾一體化系統等。
有關方面的信息表明,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和擠塑 聚苯板(XPS板)外墻外保溫系統是市場上應用量最多的系統,基本上占據國內外墻外保溫市場75%以上的份額。另外,機械固定發泡聚苯板鋼絲網架板外墻外 保溫系統、發泡聚苯板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系統和聚氨酯(現澆、噴涂和板類)外墻外保溫系統大約占據20%的市場份額,其他系統總量約占5%。
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涉及與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系統產品有關的生產和銷售企業全國達到8000 家(不含原材料供應企業),而在2001年前,全國該領域的從業企業保守的數據不到500家。據對2008年全國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市場情況分析,整個市 場形成的總產值在500億-600億元(人民幣,下同)之間,年產值大企業的銷售額約為3.2億元(其中包含該企業其他輔助產品的銷售);極少數企業的 年銷售額達到2億-3億元,年銷售額1億-2億元的企業數不到2%,年銷售額5000萬-1億元的企業不到3%,超過80%的企業的銷售額在700萬 -3000萬元。也就是說,以現行聚苯板(EPS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100元/平方米計算(包括飾面層的價格),按照達到2億元的銷售額,外墻外保 溫施工面積為200萬平方米;按照達到1億元的銷售額,外墻外保溫施工面積為100萬平方米;按照達到5000萬元的銷售額,外墻外保溫施工面積為50萬 平方米。更多企業的年銷售量在10萬-30萬平方米之間。在數千家從業企業中,具備技術開發實力的企業數量不到10%,企業原創技術產品不多,擁有專 利技術或者說技術產品已經通過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的企業的數量更少。
從上述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外墻外保溫節能的企業盡管數量多,但整體規模偏小的問題突出,巨頭企業 不多,整體技術研發實力不足。雖然外墻外保溫系統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但從推廣使用的情況來看,存在的明顯的問題有開裂、空鼓、 脫落、滲水、防火等。這些問題的出現,給快速發展的行業市場敲響了警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從技術研發的角度看,在數以千計的墻體保溫(主要指外墻外保溫)企業中,從業時間超過10年的企業 數量不到5%,超過80%的企業是在2003年或者2004年后才開始涉足。在超過10年的從業企業中,多數企業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強,而在上述80% 的企業中,僅有極少數的企業擁有一定的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大多數企業的技術負責人和管理者都是從相關的企業離職后開始單干,這樣一種衍生出的經營形式, 基本上缺乏獨立的研發能力,大多還停留在模仿國內外的技術和產品,缺少對技術的基礎理論、構造措施原理和系統形成機理的研究,所謂的“系統”產品根本算不 上是系統,一旦市場出現低價競爭,或者為節約成本,他們只能簡化產品構造,以犧牲產品的性能為代價,使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出現后,有人將根源歸 結于行業市場進入門檻低,很多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同臺競爭造成。
業內專家對此十分擔憂。也曾有專家將國內存在的這個普遍現象歸結到了管理部門和科研單位。有人分析 說,能夠較系統地開展墻體保溫研究的機構并不多,即使有,這些開展研究的科研機構投入的專項資金和精力 也十分有限,他們占有很多技術上的優勢資源,但沒有發揮出技術的優勢。要知道,現在市場缺少的就是類似這樣的科研機構來開展關于墻體保溫領域在技術共性方 面的研究,而共性的技術對推動整個行業發展的作用十分明顯。墻體保溫市場目前面臨的開裂、空鼓、脫落、滲水、防火等問題,須要較系統地開展共性技術 研究和分析。外墻外保溫系統產品中采用不同的材料在集成不同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時,要考慮系統產品在受力、溫差、結構、耐久等方面的綜合性能。只有經過技術分析和系統技術驗證,才能使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新技術不斷完善,在這些產品還處于試用階段時,就能通過分析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到有針對性地進行 技術攻關,才能確保系統質量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從施工情況看,現在不少施工企業在承接外墻外保溫工程時根本不去仔細了解工藝做法,不去評估工程中可能 會出現的問題,只要有工程項目就敢承接,本身在技術方面懵懵懂懂,再加上施工過程中的不重視,質量問題接踵而至。早些年在北京市場上出現過設計單位、施工 單位只按自己的理解,擅自設計、施工外墻外保溫系統,釀成外墻外保溫系統被大風刮掉的事件。另外,一些施工企業根本不顧及采用的產品是否已經經過外墻 外保溫系統大型耐候性試驗,是否通過系統技術評估或者論證,就大量采購使用。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北京如此,其他開展外墻外保溫推廣工作要晚于北京市 多年的地區,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也就不言而喻。現在,很多外墻外保溫的施工都是由非專業施工隊伍完成,施工組織不規范,再加上監理環節不嚴格,也很難 保證工程的質量。近年來國內外墻外保溫市場發生的質量事故,很多都與施工有很大的關系,有些發生事故的工程,給人們留下的傷痕和教訓值得深思。除此之外, 有些出現問題的工程與采用的材料優劣、與系統的工藝構造等都有密切的關系。